洗钱,是指掩饰、隐瞒非法所获资金的来源,使其形式上合法化的过程和活动。洗钱活动危害国家安全、社会稳定,每位公民都应远离洗钱 。小牛收集整理了几类典型的洗钱手法、案例,提醒广大投资者警惕洗钱陷阱,做好风险防范。
案例1:伪装公益慈善机构实施金融诈骗
犯罪分子打着“慈善会”、“募捐”等名义,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进行金融诈骗。如,武汉警方通报,名为“武汉市慈善会”的公众号以向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捐款的名义实行诈骗,受害人向公众号转账捐款后,发现公众号被注销。警方接到报警后抓获嫌疑人蔡某,蔡某交代,其假冒“武汉市慈善会”公众号募捐已成功实施诈骗一百多起。
建议金融机构采取防控措施:疫情期间,金融机构均减少了柜面业务,多运用非面对面方式进行金融服务。在非面对面开立账户、建立业务关系时,应利用多种手段做好客户身份识别及受益所有人识别工作,了解客户建立业务关系的目的和性质,避免开立匿名、假名账户,杜绝为犯罪分子提供金融服务。
建议社会大众采取防范措施:广大市民在开展爱心捐款时要认准正规捐赠渠道,正规募捐均需民政部门登记、密码和手机验证码,随后将受害者卡内余额全部转走。
建议金融机构采取防控措施:按照人民银行相关要求,严格落实账户实名制管理,加强转账管理,做好柜面堵截异常开户工作。按规定做好涉案账户的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,准确记录、反馈相关交易流水号,积极支持、配合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及司法机关发起的涉案账户查询等工作。
建议社会大众采取防范措施:收到陌生短信和电话要慎重,切莫随意点击短信中的链接。拨打电话前可先登录对应航空公司、火车票销售及酒店官方网站核实信息。如接到陌生电话通知退票、改签、退订事宜,切记不要通过电话透露银行卡密码、验证码。若陌生人以办理“退改签”为由提出转账要求,应先予以拒绝,待核实清楚后再做答复。